在全球汽車行業,中國似乎已經不再拘泥于“彎道超車”,而是改變策略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,實施“換道超車”。
事實證明,策略的變革很成功。
2017年,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140萬輛,累計銷售突破340萬輛。
這一年,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.4萬輛和77.7萬輛,同比增長53.8%和53.3%。
而截至2017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80萬輛,占全球累計銷量的52.9%。
2015——2017年連續3年產銷量位居全球首位,我國新能源汽車無疑已經迎來華麗蝶變。橫向對比無人能及,縱向對比同樣成績斐然。

(2011——2017)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趨勢
小編查詢相關數據,201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300輛與8200左右;
2012年,產銷數量分別上升為12500輛與12700輛;
2013年,產銷數量再次攀升至17500輛與17600輛。
2014年開始突破,產銷數量超過78000輛和74700輛,分別較上年增長345.7%與324.4%。
2015年,產銷量分別超過34萬輛和33.1萬輛,再次分別增長335.9%與343.1%。
2016年增長有所放緩,產銷分別為51.7萬輛和50.7萬輛,同比增長52%與53.2%。
到了2017年,兩組數據分別上升為79.4萬輛和77.7萬輛,同比增長53.6%與53.3%。
經過對比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:2017年相較于2011年,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經增長將近100倍。
可以說,無論是產銷量還是增速,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。
雖然當前面臨補貼退坡、4月1日雙積分政策落地等影響,但隨著市場化的推進,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速似乎并沒有放緩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8年第一季度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萬輛與14.3萬輛,同比增長156.9%和154.3%。
按照規劃,到2018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將突破100萬輛大關,2020年再翻倍,達到200萬輛。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,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及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的必然結果。
當然,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(消費結構、消費主體、消費區域、消費形態為判斷依據),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發生的深層次變革,更是行業未來立足的根本。
不過,潛力固然大,但這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車行業“無懈可擊”。

根據瑞達小編觀察分析,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門檻較低,一些缺乏甚至并不具備備研發、生產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車能力的企業渾水摸魚。
利用多種手段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,很容易在短期內為行業注入泡沫,形成大量的過剩產能,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。
好消息是,2018年4月17日,發改委宣布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。
這也意味著,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力量涌入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,競爭更加激烈,洗牌重組在所難免。而只有具備核心技術、融資能力強、產品過硬等優勢的企業,方能立足。
上一篇:電動汽車快充對車輛有影響嗎
下一篇:沒有了
相關資訊
-
產銷量增長逼近100倍,我國新能源汽車加速轉型
2018-05-02 -
一輛電動汽車能夠用多久?
2018-04-09 -
電動汽車快充對車輛有影響嗎
2018-04-07 -
淺析節能交流變頻高爾夫球車
2018-04-04 -
四大因素告訴你汽車電動化的必然趨勢
2018-04-02 -
國內四輪電動代步車發展歷程
2018-03-31 -
電動觀光車在坡道上運行和停車時注意事項
2018-03-28 -
瑞達電動觀光車11條注意事項
2018-03-26 -
無人駕駛汽車出車禍,到底誰該負責?
2018-03-23 -
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了
2018-03-22 -
全球十大汽車變速器企業盤點
2018-03-20 -
電動車3C標志,強制性重大改革的公告
2018-03-19








